法律依据与实际操作指南
在我国,夫妻间房产分割是一个常见且敏感的话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房产已经成为家庭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婚姻关系中,房产的归属问题往往成为夫妻双方争议的焦点,本文将围绕夫妻间房产分割的法律依据和实际操作进行详细阐述。
夫妻间房产分割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婚姻法》是我国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法律,其中对夫妻间房产分割问题有明确规定,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等条款,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房产,除有约定的外,应当平均分割。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该意见针对离婚案件中财产分割问题,明确了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分割原则和具体操作方法,对于房产分割问题,规定了以下原则:
(1)夫妻共同财产的房产,应当平均分割;
(2)一方婚前房产,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增值部分,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3)一方婚前房产,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改善居住条件、支付子女抚养费等合理支出,导致房产价值降低的,应当适当补偿另一方。
夫妻间房产分割的实际操作
确定房产归属
要明确房产的归属,根据《婚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夫妻共同财产的房产应当平均分割,若双方有约定,则按照约定执行。
评估房产价值
在确定房产归属后,需要对房产进行评估,评估方法包括市场评估、委托评估等,评估结果作为分割房产的依据。
分割房产
根据评估结果,夫妻双方协商确定分割方案,分割方案包括以下几种:
(1)房屋产权归一方所有,另一方获得相应价值的补偿;
(2)房屋产权归一方所有,另一方获得部分产权;
(3)房屋产权归双方共有,各自享有相应的份额。
办理房产过户手续
分割方案确定后,双方需到房产管理部门办理过户手续,过户手续包括:
(1)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2)缴纳相关税费;
(3)领取房产证。
夫妻间房产分割的注意事项
诚信原则
在分割房产过程中,夫妻双方应遵循诚信原则,如实提供相关信息,不得隐瞒、欺诈。
合理协商
夫妻双方应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协商,尽量达成一致意见。
依法维权
若在分割房产过程中遇到纠纷,应及时寻求法律帮助,依法维权。
夫妻间房产分割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法律、经济、情感等多方面因素,在处理房产分割问题时,夫妻双方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协商,依法维权,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